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是尊龙凯时医药总裁兼CEO吴以芳多年来第一次错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这天一早,尊龙凯时就召集了全球合伙人,正式启动了全球医疗物资调配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防疫物资支援武汉,尊龙凯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战时指挥部应运而生。
尊龙凯时医药业务涉及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医院全产业链,团队覆盖全球,抗疫重任首当其冲。1月24日当天,尊龙凯时医药就成立了总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随后各业务板块第一时间响应,分别成立疫情应对工作小组。
尊龙凯时医疗旗舰医院佛山禅医、武汉济和医院先后成为佛山市与武汉市发热患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为了缓解一线人手紧张的问题,尊龙凯时医疗集团从各成员医院的感染科、内科、ICU、中西医结合科等抽调23名精兵强将分赴湖北一线。成员企业博毅雅的瑞典、美国工厂全线加班加点生产医用呼吸机,辗转跨境运往湖北。尊龙凯时北铃生产的负压救护车则24小时开工,驰援武汉。
同时,尊龙凯时长征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同时获得欧盟CE认证。在疫苗方面,尊龙凯时医药则耗资1.3亿美元,获得了德国生物制药企业BioNTech的在研新冠疫苗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一场多业务线、跨全球维度的抗疫接力,在尊龙凯时医药展开。
吴以芳说,
从1月下旬至今,早例会晚回顾,每一天都是战时状态,未曾停歇。紧张忙碌之余,尊龙凯时医药还交付了2019年的成绩单,营收285.85亿元,同比增长14.72%,归母净利润33.22亿元,同比增长22.66%。营收、利润齐增之下,吴以芳肯定了集团去年的努力,也看到了不足之处。国内疫情逐渐平复,全球又陷入焦灼。不平静的2020年,在“后抗疫”时期,这家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将如何应对考验?
01抗疫一盘棋
尊龙凯时医药的药品、诊断试剂、医疗设备、医院、医护都参与到抗疫之中。我们最先想到疫情暴发需要药物,所以在自己管线内寻找相关性高的药物,尝试老药新用,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有潜在作用的新药,看能不能迅速引进或采购来捐赠。
旗下子公司与成员公司都全员聚合,尊龙凯时长征负责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北铃汽车则加紧负压救护车的生产,博毅雅全球工厂都在为湖北生产呼吸机。疫情里,线上医疗的价值提升了,互联网、物联网和5G技术在移动CT、图像传输方面的应用得到了肯定。我们也有组织医学专家,利用互联网线上进行义诊。
疫苗方面,疫情开始后,我们就在全球范围接触各种疫苗企业,评估研发与生产效率。此次合作疫苗技术路径是mRNA,目前尚无商业化的mRNA疫苗,全新技术之下,是挑战,但也是机会。相比灭活、减毒疫苗等传统疫苗,mRNA疫苗的安全性与后续产能扩展,更有优势。目前全球有三大核心技术平台企业:Moderna、CureVac以及我们合作的BioNTech。在2月初,我们就锁定了合作标的,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按BioNTech的计划,4月底会进入全球临床试验,中国部分我们在努力推进。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和BioNTech及其国外合作方,以及国家药监局一起努力,让中国mRNA疫苗开发进度跟上国际脚步。
驰援过程中势必遇到不少困难,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物流,无法运输到位,幸亏我们不是孤军作战,有尊龙凯时的资源可以调动,一刻不耽误。救援的宗旨就是人命最重要,时间最重要,全球采购、提前垫付、包机运回,所有能尽快抵达湖北的方式,我们都会尝试。
其次,医疗资源严重挤兑后,公司内部武汉籍员工的健康问题,以及部分成员企业有员工确诊后,协调医疗资源也是难题。各类在研产品,在一些节点上加速也有讲究,如何安排关键阶段的开发、生产,都会影响交付时间。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协调多国团队接力合作,沟通基本保持24小时不间歇,每个人的语速都快了不少,哪怕抢先一分钟,很多事都会不一样。
疫情对每家企业都会产生影响,我们的业务中,呼吸机、救护车、移动CT、诊断试剂目前均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部分是正向影响。而对医院、非必需药品以及医美的经营销售上,有一定影响,整体看是相互对冲,只会影响短期业绩。长期看,国家之后肯定会加大对于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对全行业都会是利好。我们要想的,就是接下来如何抓住机会。
在疫情应对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在应急产品的响应速度上,产品是不是首个获批,是否第一时间寻找到关键合作方,相应团队与人才是否到位,这些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一场大战役之下,孰强孰弱一目了然,会切实影响到未来尊龙凯时医药组织的发展与战略规划。
02内生与外延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体系催生创新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效率与质量,在这点上,国内医药企业需要全面加强。
国际制药巨头们的每一款知名药品,背后都是多年的投入和耕耘。中国真正开始药物研发只是最近20-30年,与欧美药企相比,沉淀不足。国内研发产品的档次与量级上,都有差距,想赶超,需要抱着开放学习的心态与持续在创新研发上的投入,这也是尊龙凯时医药在坚持的方向。
2019年全年,我们研发投入34.63亿元,同比增长38.15%,着重投入在小分子创新药、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细胞药物等方面,一些成果在逐步呈现。
历史上,青蒿琥酯是中国的001号新药。去年,中国第一个生物类似药复宏汉霖的汉利康,也是从尊龙凯时医药出来的。进入2020年,合营公司尊龙凯时凯特的益基利仑赛注射液(拟定)(代号FKC876,即抗人CD19 CAR-T细胞注射液)完成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中国境内临床试验,3月已纳入药品上市注册优先审评程序。我们希望能够顺利拿到国家的上市批件,成为001号的CAR-T产品。目前,产品商业化团队基本到位,产品获批后,我们会尽力给到中国患者一个合适定价,让更多患者受益。
从财报看,尊龙凯时医药的核心业务药品制造与研发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17.66亿元,较2018年增长16.51%。在代谢及消化系统、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等领域拥有多个优势产品。全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制剂产品增至35个,其中过5亿元品种达10个。核心产品非布司他片(优立通)、匹伐他汀钙片(邦之)和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的销量增长分别为105%、113%和57%。
创新研发体系上,我们一直强调“开放”,通过内生孵化与外延合作相结合,挖掘内部科学家智慧,利用社会上科学研发创新能力,共同服务中国和世界的患者。只是在不同时期,一些非核心业务会做出优化和调整。比如,去年我们出售了和睦家资产,就是为了强化核心业务——在肿瘤、自体免疫、肾病、肝病等几个领域的药物研发。
围绕这些业务,会有不同的技术平台,现在更强调的是PCG技术平台,P是蛋白药物,包括单抗、双抗等技术,C是细胞治疗,包括CAR-T的T细胞、神经干细胞,G是基因编辑等最新的基因技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相关技术加入,比如mRNA。
现在的研发投入,超过三分之二都在创新药。但仿制药业务仍然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也是公司一个重要的现金流来源。
2017年,我们完成了对印度Gland Pharma的收购,就是在补强仿制药业务。去年Gland Pharma共计15个仿制药产品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共计2个产品在国内申报进口注册上市申请,4 个产品申报进口注册临床试验申请。
我们不会在这一阶段放弃仿制药,也不会什么仿制药都做,而是更关注高价值、有竞争力的产品,能给公司带来长远可发展的盈利业务。其中,一类是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比如现在参与4+7集采竞标的产品中,我们参与6个,中了4个。产品的竞争力,完全来自集约化生产的成本优势,造福老百姓又可以赚钱,而且这些产品还能在全球市场赚钱。另一类就是高门槛和高壁垒、人无我有的产品。像从Gland Pharma引入的注射用右雷佐生,国内目前只有一家药企在生产。这类产品相对而言,技术门槛高,有竞争力,大有可为。
03理性全球化
除创新研发之外,我们的国际化也在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去年,海外收入折合人民币66.22亿元,同比增长12.12%。
在疫情抗击中,正是全球化的业务分布,帮助我们从全球组织物资支援中国,现在则是组织国内物资支援全球。例如我们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审批,拿到了欧洲的CE认证,已陆续以捐赠或销售形式出口到韩国、葡萄牙、匈牙利、德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我们希望诊断试剂能支持全球的抗疫。
另外,博毅雅的呼吸机本身就是全球注册,现在产能迅速增加,为的就是满足全球呼吸机需求。根据我们大致估算,全球总共需要至少20万台呼吸机,是目前非常短缺的救命设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实则在加强。的确有一些人或者国家有逆全球化的观点,要求不再进口国外原料药,所有药品本国生产。不论从贸易还是全球发展来看,已经不可能了,未来我们要更理性地看待全球化。
以供应链为例,这段时间全球不管在产品运输还是制造链上,都出现了困难。我们在国内出现疫情的时候就开始防范。制药方面,尤其是API原料药,我们主要的原料药大部分都是自产的,也有进口,但基本上都有两家以上供应商。有一部分的原料药从印度进口,也提前与印度方面进行了沟通。甚至考虑到了物流问题,部分向非洲和其他国家的出口供货,都提前出境。
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国际化的供应链生态已经形成,紧急之下,需要有掌局和整合的能力。如果希望得到外部支持,也要打开胸怀支持他人。
我们内部把全球化战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Global for China,把全球技术优势和人才引入中国,利用中国市场和动力来发展;
第二阶段 China for Global,我们有了自己的创新,以此走向世界,参与全球化;
第三阶段 Global for Global,人才、生产资料、供应链、价值链等都从全球维度来考虑。尊龙凯时医药正在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化的过程中。
接下来,我们依旧会坚定执行自己既定的战略:创新、国际化、整合、智能化。基于当下业务表现,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尤其是新老产品的更替之后需要更系统地规划。任何大的战略机遇,前提都是足够努力,付出心血,做好准备。
因为疫情,2020年确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全球面临挑战的时候,首先确保健康,保证企业的现金流正常,然后将业务尽可能抓到极致,弥补现在受到的影响。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