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有灵,山海友邻!豫园灯会的“出海”启示_新闻动态_新闻及媒体资源_尊龙凯时集团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

山海有灵,山海友邻!豫园灯会的“出海”启示

发布时间:2024-02-03 内容来源于: 浏览量:

内容来源:文汇报  作者:孙欣祺


巴黎当地时间1月31日,法国豫园灯会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在深受巴黎市民喜爱的城市公园“巴黎风情园”内,来自中法两国的各界嘉宾共同点亮当晚的灯会, 60架大型灯组和2000余盏华灯辉映夜空,庆贺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旅年活动正式启幕。



10天前,“2024年豫园民俗艺术灯会”在上海拉开帷幕。璀璨灯火,在两座繁华都市,实现同频共振。


自去年12月15日起,“巴黎风情园”为法国豫园灯会开设夜场,门票售价18欧元。当地民众早早赶来排队,队列延绵两个街区。高峰时期,风情园入园客流量达到每小时4000人,不得不临时限流。对此,法方园长直呼“很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客流!”


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的一项主题活动,法国豫园灯会缘何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作为最新“出海”的非遗项目,豫园灯会“双城记”又带来哪些启示?



启示一:国之相交,贵在民心相亲


2019年,法国总统马克龙携夫人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当年11月5日,中法元首在上海豫园会晤,共同欣赏昆曲表演。马克龙说,“上海令我惊叹,我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开放与未来。法中都拥有灿烂文明,都倡导不同文明包容互鉴。”


正是这次交集,让豫园在法国总统,乃至法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一座重新定义上海,重新定义中国的地标。在这座园子里,看得到历史的缩影,在以园子为中心的商业区里,看得到现代的繁华。历史与现实、本土与国际,在此交相辉映,体现的是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对外开放的国家形象。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上海与巴黎,双城共同点亮灯会,两国人民共襄盛举,是对过去一个甲子中法友谊的璀璨见证,也是对未来一个甲子双边关系的光明指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近。豫园灯会,是一项重要的本土民俗活动,其意义不仅限于字面上的“华灯之会”,更在于华灯之下的“民众之会”。人们携家带口,在此相聚,共赏彩灯,互道祝福,共迎新年。双城豫园灯会,则进一步放大了这层美好的寓意,在新年、新春到来之际,以华灯为纽带,将两国人民心心相连,以豫园为载体,将东西文明密切交织。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友邻之情、邦交之谊愈加深厚。



启示二:文化出海,主动“走进去”


文化领域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助益更多中国故事、中国元素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向世界展示文明大国的形象。但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尚处在“碎片化”“要素化”的阶段。要让世人对中华文化拥有更充分、更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推动全要素、全链条的“文化出海”。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豫园灯会要实现“走出去”,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让五花八门的彩灯装点海外城市的街头巷尾,但这种碎片化的点缀装饰难以集中展示中式美学,更无法深入阐释彩灯背后的文化内涵。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豫园灯会的整体性“出海”。在异国他乡的闹市街区重新造景,把九曲桥、湖心亭“搬”到巴黎风情园,用现代光影技术衬托传统工艺制品,让彩灯与建筑、与环境巧妙融合,实现移步换景、一步一景的东方园林视觉效果。


除景观以外,豫园中华老字号“南翔馒头店”也在园内开设“市集摊位”,来自上海的师傅在现场包起小笼馒头,引得游客驻足排队。美景加美食,组合式的包装、沉浸式的体验,让外国游客切身感受到中国人独有的“年味”,这才是非遗“走出去”、文化“走进去”的应有之义。



启示三:美美与共,打破刻板印象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让那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豫园灯会,看的是彩灯,品的是每一盏灯所代表的文化意象。这些意象,正是古籍文字、博物馆藏品、广阔大地遗产的形象刻画或抽象表现。这些意象集中反映的,也正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巴黎风情园内,中国神话中的“龙马”负着河图,踏浪而来;顶着曼妙灯彩的白鹿,带领着一群小鹿;鲲、应龙、文鳐鱼、青丝鱼等取自《山海经》中“海经”的神兽,也相继亮相。这些神兽形象也许不为国人熟知,也不受世人关注,但正如灯会主题“山海有灵”所突出的,豫园灯会向国人、向世人展示的,不仅仅是中华文化中耳熟能详的龙图腾或生肖元素,更有载入典籍、刻入文脉的一幅幅神话图卷。是这些熟悉或陌生的神兽形象,是它们的寓意、它们的故事,共同组成了不逊于希腊罗马的中华神话,共同谱写了绚烂夺目的早期文明史诗。



伏尔泰曾说,“中国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了”。在伏尔泰生活的18世纪法国,曾兴起过一股“中国热”。中国的瓷器、漆器、丝绸、茶叶通过海上航路,进入欧洲人的生活,而在中华艺术的感染下,法国还诞生了一批“中国风”镶板画、版画、油画。但显而易见的是,受限于文化交流的障碍及有限的视域,这些“中国风”的生活用品或艺术品,并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中华文化的精髓,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文化艺术形成了刻板印象。


也正因此,以豫园灯会为代表的东方生活美学,就要打破这种审美刻板印象,突破传统西方视域下的中国文艺元素,将地地道道的文化知识、美学观念,原原本本地展现在世界面前。在巴黎豫园灯会上,法国游客热衷于在“生肖灯组”边拍照打卡,对中式祈福仪式备感兴趣,对玄幻多姿的神兽彩灯啧啧称奇。这恰恰说明,中华文化之美,不局限于特定的形象图案,而在于其难以穷尽的丰富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山海有灵,山海“友邻”!豫园灯会主题的这组谐音梗,是对中法建交60周年的热情呼应,更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中国外交开放精神的生动注脚。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

友情链接: